“狀元實業家”張謇
他剛剛“大魁天下”,成了本年恩科取士的狀元。而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,一年后,這個叫張謇的江蘇南通人宣布放棄仕途,轉而去做一個商人。
張謇、梁啟超二人關系的研究,以前大多著重于維新變法時期,而對政變失敗后近二十年的合作關系,卻無人問津,缺乏關注和研究。實際上,...
張謇杯·中國國際家用紡織產品設計大賽,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、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、德國法蘭克福展覽(香港)有限公司、南通市人民政府,四部門共同合作舉辦。中國版權協會和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支持單位。
直至今天,南通仍遺存著諸多“第一城”的見證:中國第一所師范學校、第一所紡織高校、第一所戲曲學校、第一座公共博物館、第一個農業氣象臺、第一所刺繡學校、第一條民建公路、第一條現代理念的商業街……
事實上,當時沈壽對張謇的情懷有過一次含蓄的表露。沈壽長期臥床養病,后來開始慢慢地掉頭發,于是她就用自己細柔的長發繡出了張謇的手跡“謙亭”。落發不夠用,她就用剪刀剪下自己的頭發,以此繡品很含蓄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情感。
張謇紀念館位于江蘇海門市常樂鎮狀元街東首,是一所靈秀的江南園林式建筑。占地面積為33畝,園內建筑古樸凝重、曲徑深幽,具有小橋流水的詩意。園內珍藏的上千件珍貴圖片和事物,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張謇先生艱苦創業、實業救國的一生。
1881年,張謇和袁世凱首次見面是在山東登州吳長慶軍中,張謇比袁世凱年長6歲,且飽讀詩書,吳長慶就安排張謇為小袁補習功課,袁則對張執弟子禮,兩人關系日益密切。
光緒二十二年(1896年)初,張之洞奏派張謇在通州設立商務局,張謇在南通創辦了大生紗廠。大生紗廠最初確定是商辦,張謇試圖通過官招商辦、官商合辦來集股籌款,但收效甚微,籌集資金十分有限,張謇向官府尋求援助。